2022年8月23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新階段、新格局、新作為”第十九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湖南長沙隆重召開。在此次會議上,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發表了題為《塑造新型制造企業,中聯重科數字化轉型之路》的主旨演講。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工程機械行業的領導及同仁,上午好!
很高興和大家齊聚長沙、共同探討行業的創新經驗和發展趨勢,下面由我代表中聯重科,分享在塑造新型制造企業的實踐過程中,中聯重科是如何利用數字化推動創新轉型的。
中聯重科創建于1992年,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現為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之一,在建筑起重機、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高空作業機械以及智慧農業領域均處于全球和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
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的國際化競爭正在加劇,在這一全球化的技術創新時代,如何實現公司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在國際競爭格局中站立有利地形、實現全面超越,企業的轉型變得尤為重要。中聯重科深入思考了企業的轉型戰略,無論是+互聯網,還是+資本,實現產業轉型,我們都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基礎和自身的變革動能,塑造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制造企業。
在2014年,詹純新董事長提出了端對端的思想,目標是通過企業全面業務的端對端,消除傳統企業經營所存在的業務流程斷點、數據流轉斷點、經營管理斷點和績效考核斷點,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減少不增值的中間環節、實現有效的分配、有效的降低經營成本、有效的提供產品服務和有效的經營管理,基于互聯物聯、大數據、云平臺牢牢的抓住企業、抓住市場、抓住產品,實現新型企業的轉型。
在這個總的思路下,2008年到2014年我們完成了內部核心業務的單點線上化,并從2015年開始進行統一IT架構和產品4.0智能化創新的升級,重點開展營銷端對端建設。這一階段,我們基本拉通了從商機到交付的全流程,企業的營銷服務業務實現了90%的移動化,整個營銷的管理動作全部實現了管理前移,同時通過大數據BI報表的開發,開始培育管理者、基于數字決策的能力與習慣。到了2019年,我們的數字化轉型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我們對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了一次全面重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公司開始籌劃智慧產業城項目,基于智能制造,從工廠的研發端對端、供應端對端、制造端對端、質量端對端入手,進行公司工廠產品交付側的全面數字化升級,當然也包括海外數字化和業財一體化,將中聯重科的數字化轉型往更深的地方推進,目前這一進程仍在繼續。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下,中聯重科在2017年開始的新一輪工程機械周期中,很好的抓住了發展機遇,通過落實公司的“四精”、“四要”極致管理變革、營銷端對端商業模式變革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變革,實現了企業的迅速發展,在人員沒有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業績的大幅提升。
接下來,我將從五個方面來分享中聯重科數字化轉型。首先要介紹的是中聯重科統一數字化架構的工作,技術平臺和技術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石。
在2014年以前,中聯的每個事業部都有各自的IT系統,除了OA和ERP是集團統一架構外,其他各不相同,煙囪式的業務系統架構導致了嚴重的數據孤島問題。2015年開始,我們建設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谷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容器化和微服務改造,把整個公司煙囪式的信息系統全部拆掉,構建了統一的IT治理體系和IT技術架構,實現了數字化建設技術底層的統一。
借助行業領先的工業物聯互聯技術,我們實現了全球范圍設備高頻低時延的統一接入和設備畫像,支撐50多萬套、千億價值的工程機械、產線設備、園區設備的數據融合和智能化集群協作,讓整個企業的數據、業務、設備、人員、財務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進行管控。
第二方面,研發是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源頭,研發與產品的數字化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的重要開端。
在研發數字化上,2020年開始,我們以中聯產品4.0創新研發模式為核心,構建了新一代數字化研發平臺,以全三維數字化樣機為基礎,以BOM和三維模型兩條主線貫穿研發部門數字化設計、仿真、分析、試驗各環節,實現多專業、一體化的研發設計協同,并通過與工業互聯網的技術融合,形成數物互聯、虛實結合、數據驅動的新型數字化研發能力和研發項目管控能力。
我們在設備上加裝了豐富的智能傳感器,基于物聯網可以連接每一臺設備,讓設備具備感知能力,再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給設備安裝上智慧大腦,讓設備具備思考能力,實現設備的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
我們結合智能產品,為客戶提供了設備管理、施工安全、效能分析、數據決策、設備控制、智能運維等數字化應用增值服務。比如,在設備管理方面,我們通過手機就可以實時查看設備工況,在遇到設備斷電、載重超負荷、傾角過大等異常情況時,會立刻自動發出告警并直接推送至用戶端和企業服務端,中聯重科的服務人員可以迅速遠程介入并通過后臺的專家診斷系統提供智能化的故障診斷和維修服務,讓用戶的設備管理可靠、省心。
以起重機設備為例,我們提供了整套從智能吊裝規劃到自動就位,到智能吊裝輔助,再到智能管理的全路徑解決方案。在吊裝規劃階段,可以通過參數化建模輸出,自動生成吊裝方案,優選設備型號和工況,通過自動路徑規劃和無人駕駛,實現一鍵展車。在吊裝過程中,我們結合智能攝像頭以及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全過程無人操控,吊鉤防搖擺,同時,基于視覺閉環反饋的精準對位技術,整個吊裝的對位精度可以達到15厘米以下,實現有眼睛、會思考的起重機。同時,綜合應用智能車載視頻以及智能管理的app,我們可以對整個吊裝數據進行統計,并生成分析報表,為設備的健康狀態管理以及維保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我們還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提供從土方基礎開始到澆筑、低空吊裝、高空吊裝整個施工過程的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從地到空、從人到設備的高效協同作業。
中聯的產品目前已經從4.0時代,進入到了4.0A時代,達到智能化水平的基礎機型產品已超過150種,智能設備的銷售收入貢獻率已超過90%,體現了數字化為產品賦能的重要作用。
第三方面,在營銷與服務的數字化轉型中,中聯重科主要通過移動化、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公司到客戶側的業務與流程端對端拉通,實現“市場在掌上、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的商業模式轉型。
在營銷側,我們全面梳理了從線索到回款、從訂單到交付、從問題到解決的100多個業務流程,通過營銷中臺、APP、微信等多種工具進行全面固化,有效連接業務人員、服務工程師、金融與信貸經理、渠道與合伙人以及客戶等資源,實現了營銷全要素連接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全員責任績效體系,打造了內部合同評審24小時、設備申請到交付24小時、召請維修24小時達成的業務快速響應能力,拉近公司與客戶間距離。
在服務側,我們利用工業互聯網連接4.0智能產品,遠程線上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建立設備故障智能預警模型,實現了智能產品的自診斷和自動報警,并通過APP向客戶主動推送,實現從設備自動預警、服務資源智能調度到服務過程可視化到客戶線上評價全過程數字化,推進了中聯重科服務模式從被動到主動式的全面升級,有效提升了服務效果,增強了客戶滿意度。
同時,我們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構建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從基礎維保服務、設備安全服務、使用效能、資產盤活、客戶經營、二手設備交易等多場景的增值服務,服務的價值在數字化的支撐下得到了延伸。
通過服務資源、客戶問題到服務解決業務過程的全面數字化,我們實現了服務資源一盤棋、服務標準一條線,服務響應能力大幅提升,15分鐘響應率從93%到99%,24小時完成率從74.2%提升到92.8%,讓服務的價值得到更深入的體現。
第四,智能制造升級,制造效能和產能利用是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命脈。
中聯重科在“三高四新”戰略指導下,投資千億元、打造萬畝智能制造智慧產業城,全面達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帶動整個區域的工程機械生態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高地。為打造這個國際首創、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產業園,將“看得見的智慧”與“看不見的智慧”深度融合,實現二十年不落后,中聯重科正利用數字化新興技術深入打造柔性生產和敏捷供應鏈運營體系。
我們以精益理念為主導,以卓越運營為目標,以物聯互聯為基礎,以數字系統為抓手,實現了從工廠到車間到班組再到個人的數據網絡化、業務系統化和管理智能化升級。在精益生產的基礎上,通過自動化產線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通過智能制造MOM系統實現過程控制的數字化,通過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實現生產執行、工廠管理的智能化,最終打造產業城的智能制造模式,實現產品生產的運營改善、效能提升、安全可靠、綠色節能。
“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是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大特點,為保證智能工廠集群全自動、高節奏、柔性化的生產,我們通過數字化技術建立了精確地產銷預測模型,將需求預測與供應商高效協同,動態掌握供應商庫存、產能情況,結合生產需求,統籌調度物資供應節拍,協助供應商備貨,改善產業鏈內的綜合供應成本。
目前,中聯重科“燈塔工廠”集群已初步實現“人機物”虛實融合、協作,計劃、生產、質量、設備、安環、能源等全業務過程已完成數字化、可視化升級。在智慧產業城中,在數字化應用和智能化設備的支持下,我們的中大挖機設備生產基本可以實現左邊鋼板進去、右邊挖掘機出來,現在每6分鐘我們的智能制造產線就能夠生產下線一臺挖機,整個生產效率的提升是呈指數級跨越式的。
第五方面,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業務的執行,但更重要的是面向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中,快速、準確、及時的經營決策。
通過近14年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我們的研發、制造、供應、營銷、服務已完成升級,企業管理流程和業務執行水平上了新臺階,同時也積累了海量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為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預防經營風險、把控投資決策等等經營管理活動提供決策支持,也是我們這一階段的重要工作。
中聯重科通過自主可控的大數據平臺——中聯大腦的建設,已實現8大業務場景超過1000個數據分析主題的應用,通過外部市場數據、內部業務數據和設備物聯數據的結合,中聯大腦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多場景、多維度、多視角、準實時的經營分析和數據決策的能力,并通過AI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來驅動企業的數據決策。
我們通過中聯大腦統一了底層數據口徑、打通了數據流轉鏈路和架構了KPI考核指標,打造標準統一、邊界清晰的企業經營數據池,實現數據驅動的卓越運營。每天,當董事長、各事業部總經理到達辦公室打開電腦,就能看到實時、準確的企業經營整體趨勢、現金流發展趨勢、銷售區域成單熱度、工廠生產情況、業務執行效率等信息,通過數據鉆取可以深入到最底層的訂單級別、深入到最底層的績效責任人,真正做到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考核、用數據決策,企業運營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
未來,我們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一方面是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更高層次應用轉變。利用AI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元宇宙技術等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平臺,推動傳統串聯型產業聯合向網絡化產業生態轉型,實現全產業鏈價值鏈優化、步調一致、協同共贏;另一方面是從內部向外部的能力輸出、對外賦能。我們成立了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利用我們在離散型制造業上的先進技術能力和成熟應用場景方案為中國制造貢獻一份力量,服務于制造強國戰略。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大家對中聯重科30年來的關注和支持,謝謝大家!